首页

小妮原创踩踏31

时间:2025-05-25 02:37:41 作者:第一观察|把作风硬要求变成硬措施 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 浏览量:12419

  中新网成都2月20日电 (单鹏)四川报业博物馆20日在成都开馆,即日起向社会公众开放。

四川报业博物馆在成都开馆。(单鹏 摄)

  四川报业博物馆坐落在成都历史悠久的锦江文化街区,馆内分为四川报业发展主题展、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题展两大展厅和《烟火巴蜀》主题影像展区,首批展示了四川报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影像资料、采编用具、印刷设施设备等360多件。

观众在四川报业博物馆参观。 (单鹏 摄)

  四川报业发展主题展回顾了19世纪末以来巴蜀大地的报业发展历程。从展览可知,近代四川报业的发端与宣传维新思想有着很大关联。1897年,四川近代第一报《渝报》在重庆创办,这份报纸由维新知识分子、四川富顺人宋育仁创办,以救亡图存为己任。1898年,宋育仁在成都创办《蜀学报》,这是成都近代第一报,也是四川维新派的主要宣传阵地。1898年,四川近代第一家日报《渝州新闻》创办,同样以宣传变法维新为宗旨。

  进入20世纪,四川地区报业迎来快速发展。1900年在成都创立的《算学报》是一份专门介绍自然科学的报纸,也是成都第一张科学性报纸。随后四川大地陆续出现了《川报》《新四川日报》《成都快报》《华西日报》等关注时政、社会的新闻报刊。1922年,四川党、团组织早期重要创建人及领导人王右木在成都创办《人声》,这是四川第一份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首要任务的革命刊物。值得一提的是,红军长征途经四川时坚持出版报纸,这些报刊被称作“长征红报”。

  抗战开始后,四川报纸数量极大增长,集中为抗战呐喊。1937年,中共党员张秀熟代出川将士起草的《告四川各界人士书》经中共组织同意后,交予刘湘认可,以《告川康军民书》为名在《华西日报》发表,成为川军出川抗战的宣言书。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报业扎根广袤大地,在服务大局、服务人民、传播先进文化、正确引导舆论的奋斗中不断成长。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题展和《烟火巴蜀》主题影像展两大展览凝聚了新中国成立后巴蜀大地建设发展的时代缩影,体现出报业对社会沧桑巨变和新时代发展辉煌成就的生动记录。

  “我们将努力打造一座不断‘生长’的专业博物馆,一个共建共享的文化空间。”据四川报业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四川报业博物馆将与四川乃至全国的报业和文博界同行携手共建,通过互动体验、数字展览、传媒研学等多种方式,探索更多的博物馆“打开方式”,搭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连通业界与学界的园地,呈现报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专家号3700!小心陪诊变“黄牛”

记者23日从国家博物馆获悉,为有效应对“黄牛”倒票,国家博物馆通过调整预约规则、优化技术手段、采取法律手段、配合公安部门执法等措施,坚决打击“黄牛”倒票行为。

菲律宾中部莱特省附近海域发生5.8级地震

10月份房价整体走稳受到交易回升的拉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当日提供的数据显示,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的连续下降出现了拐点。当月,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总量同比增长3.9%,自今年2月份连续8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

贵阳孔学堂2024年中华婚礼举行

联合国发展权特别报告员苏里亚·德瓦在视频致辞中指出,人权尽责已成为工商业与人权领域的通用语言。中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纳入工商业与人权的内容,提出促进全球供应链中的负责任商业行为,这是令人引人注目的进展。

已有27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受降雨影响,山西省太原、大同、阳泉、晋中等地部分区域有暴发山洪风险。国铁太原局认真研判,主动避险,对部分列车限速运行或停运,确保旅客运输安全。

香港快运航空入驻北京大兴机场 每日执行一个往返航班

座谈会上,还举行了“严家桥乡村文化建设基金”捐赠协议签约仪式,唐苑、贤德广场揭牌仪式,《觅-唐氏家族可持续发展基因》画册赠送仪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